让乡村孩子上好学不再难!这所村小为孩子们“保驾护航” | 关注
民小编说
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对许多乡村地区来说,学校分散、交通不便仍是阻碍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湖南省沅陵县筲箕湾镇积极响应省委、省人民政府要求,实现农民的期盼,解决了乡村孩子上学难、上好学更难的问题,一起来看他们的探索。
办好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让子女从小接受优质教育并早日成才是广大农民心底最迫切的愿望。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坚持底线思维,实施底部攻坚,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和管理的意见》《湖南省乡村小规模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将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列入为老百姓办的八件实事之一。
截止2021年9月6日,沅陵县共有乡村小规模学校(村小和教学点)60所,学生1567人,教师145人。其中,办学规模最大的村小是小菁英学校。该校位于沅陵县筲箕湾镇筲箕湾居委会,现有6个年级6个教学班,240名学生;所附设的幼儿园有4个活动班,118名幼儿。全校共有教职员工(含幼师)31人。一个创办才5年的村级小学,能得到乡亲认可,达到这样的规模,主要是顺应了农民的要求和期盼,采用了校车接送、周日托管等适合乡村的办学模式,解决了乡村孩子上学难、上好学更难的问题。
三全其美的现实选择
2021年9月6日,驾车从县城开行约一小时,即到达筲箕湾镇小菁英学校。校园整洁有序,书声琅琅,3辆锃亮的大校车停靠在车棚里。“我们学校其实是办在校车上的,因为65%的学生乘坐校车上、下学。”小菁英学校王校长抚摸着校车介绍说。
筲箕湾镇是一个有3万多人口的大镇。根据2015年春的统计报表,该镇唯一的完全小学即筲箕湾镇中心小学有学生1257人,下辖9所村小,有215名学生、16位教师。据县教育局原低龄寄宿管理办公室(简称“低龄办”)主任马宏忠介绍,自2004年底开始,沅陵县抓住农村撤区并乡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行农村低龄寄宿制学校建设,至2010年秋,共撤除村小和教学点408所,降幅达78%。在征求意见环节,筲箕湾镇的群众普遍反对撤并村小,使得9所村小得以留存,供一、二年级学生就近走读,三及以上年级学生则全部集中到镇中心小学寄宿就读,筲箕湾镇也成为全县现存村小最多的乡镇。在后续的办学中,由于农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加大,村小不可避免的劣势越发突显,特别是教师不愿来、留不住,以至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要求就读中心小学的学生越来越多。条件稍微好点的家长则在集镇或县城租房陪读,有的干脆把孩子带在身边远赴务工地就学。
有什么好办法,既能保证村小教学质量,又不过多增加农民经济负担,还不加大亲子间的情感阻隔呢?
大家想到使用校车。
2015年5月,在县教育主管部门和筲箕湾镇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多方筹措资金,将坐落于筲箕湾居委会的镇中心幼儿园进行小学化改扩建。经过一年多的建设,2016年8月,全县第一所校车接送制村小——小菁英学校顺利建成并招生。随后,很多在集镇租房、在外地就读的学生纷纷转入该校,乘坐校车通宿。
校车接送,使分散在村寨的村小和教学点集中到人口相对集中、交通比较便捷的集镇中心办学,为优质师资招得进、留得住,进而为提高教育质量创造了基本条件。学生每天可以回家享受家的滋养、亲的慰籍和情的补偿,村落有了更加氤氲的炊烟和热闹的书声,也更有希望和生机。
据县教育局分管基教和学校建设的副局长陈先荣介绍:全县现留存的60所村小,除6所规模较大(超过100人)外,其余54所平均办学规模不足9人,但每一所村小的建设投入都在70万元以上。这些学校向何处去,怎么办,犹如一根“鸡肋”摆在教育决策者面前,成为一个难题。筲箕湾镇举办校车接送制村小的实践和探索,为在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处理好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公平和效益、保底和优质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办法。
2021年9月8日,小菁英学校一个村的学生统一乘坐校车回家。
多方护佑读书路
小菁英学校三台校车,沿三个方向接送学生,平均接送半径为4公里、单程时长8分钟;最远的一处停靠点接送半径10公里、单程时长20分钟。学校创办时,国家正在实施“村村通”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乡村道路交通条件大为改善;同时,很多太过偏远的不宜居村寨整体搬迁至交通便捷之地,为校车接送制村小的举办奠定了安全基础。
在校车司机向阳的带领下,我们把所有9条线路逐一作了勘查,发现通村公路宽度都在3.5米以上,在临崖临水路段、急弯处加装了防护设施或警示标志。校车内安装了监控、人脸识别和北斗定位系统,并与信息平台相连。在县校车管理办公室的具体指导下,学校采取家、校双方共护校车安全的办法,把《校车条例》人手一册分发给家长,要求家长对照条例监督学校;共同制定校车管理制度,规定每遇恶劣天气、道路险情等情况及时相互通报,暂停接送,并由学校负责留校学生的免费食宿;家长发现校车超速要及时制止并向学校举报。
为确保这些乡村孩子上、下学的安全,县校车办和筲箕湾镇政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认真落实校车管理条例,加大校车安全投入,兑现校车购置补助和营运补贴,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将校车置于严密监管中,校车开通以来,未发生任何安全问题。
每台校车早、晚在路时间分别需要近2个小时,所以,学校及附属幼儿园的作息时间统一规定为9:00—15:30。学校开办不久,王校长就注意到,家庭作业全校完成率不到30%,高质量作业率不到10%。特别是双休日,作业完成情况更糟,每周一整个上午基本在“正风肃纪”,上不了新课。很多家长强烈要求双休日那天把学生接到学校“管”起来,还有家长代表到县教育局和镇政府反映这个诉求。学校也感到教学进度缓慢,有的课程没有时间实施,确实需要补足教学时数,补齐教育短板。在各方的努力下,学校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全面实行周日托管服务(不含法定节假日)。学校将周日这一天作为全面素质教育的平台,在辅导学生完成基本作业的同时,开发、实施一些乡土特色课程和兴趣特长课程,既为孩子们开辟了一条“上好学”的新路,又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2020年9月27日,周日托管期间,在老师的带领下,小菁英学校的学生乘坐校车来到县城,游览囚禁张学良达一年之久的凤凰山。
农民受益“校车接送制村小”
沅陵县筲箕湾镇的实践证明,校车接送制村小的创办,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孩子上学难、上好学更难的问题,农民群众深受助益,小菁英学校也成为农民心目中“优质、便捷、放心、合算”的学校。
2021年9月8日,夕阳西下,农民们放下手中的农活,接“学成归来”的孩子一起回家。
首先,乡村孩子享受了优质教育。由于学校建在集镇上,不再“天高皇帝远”,方便了统一管理,教师团队的稳定性和专业化水平大为提高。老师们全身心的引导陪伴、周日托管课程的开发实施,使得学生的学业成绩有了让家长满意的呈现。校车接送模式还有一个正向作用,那就是通宿生活对乡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长远、积极影响,这一点也是校车接送制村小的最大价值所在。
其次,乡村孩子能便捷地接受教育。乡村在留家长既要在田间地头忙农活,又要在屋里屋外忙家务,还要打短工做生意,哪怕岁数老了,也是闲不住的。既能让孩子方便地去学校读书,又尽量不影响自己做工创收,是所有乡村孩子家长的期盼。孩子就读校车接送制学校,家长不需要经年累月陪读,远走他乡借读,只需早晚花十来分钟时间送接孩子上下车,每天有八小时左右的完整时间做自己的事,学校就像办在家门口一样。家长都说:“读小菁英学校,方便。”
再次,农民对孩子读书感到放心。乡村学生家长防范及自我保护意识强,但应对外在冲突或其他风险的能力较弱,对小孩长时间留宿学校不放心,对寄宿学校的保育要求很高,稍不如意,则宁愿选择租房陪读,所以,农村小学生寄宿率普遍不高。学生由校车接送、通宿,放学后都回到家里,由家长照顾,没有比这更让人放心的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乘校车通宿,既不要花钱租房,又不要陪读误工,一学期只要交500元校车费,每天花不到5元钱车费,孩子就可以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高质量的教育,家长都说:“读接送制学校,合算。”
乡村如母,学校如家,作为幸福和希望源泉的乡村教育面临很多急难愁盼问题,亟需政策支持和农村基层的探索实践。采访结束时我们获悉,小菁英学校正组织教师,研究如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展寒暑假期托管服务和课外兴趣活动,开发乡土田园课程,实现更高质量发展,让乡亲们更满意。
文章作者|梁兴科,作者单位系沅陵县教育科学研究室
微信编辑|张璐瑶
责任编辑|谭希
推荐阅读